个人开公司做垫资过桥并不绝对违法,若在合法合规框架内进行则合法,反之则可能涉及违法犯罪。具体需从以下几方面判断:
资金来源:若公司用于垫资过桥的资金是自有资金,那么资金来源合法。但如果是通过非法集资等违法手段获取资金用于垫资过桥,如向社会不特定对象高息吸收资金,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,是违法的。
利率约定:根据相关规定,民间借贷的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是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的4倍。只要垫资过桥的利息约定不超过此上限,就是合法有效的。若超过该上限,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,若年化利率过高且符合一定条件,根据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等四部委《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》,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。
业务操作合规性:若公司在操作垫资过桥业务时,未取得相关金融牌照,却以营利为目的,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,2年向多人出借资金10次以上,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200万以上,也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。另外,若在业务中存在欺诈行为,如虚构借款用途、提供虚假资料等,骗取他人资金用于垫资过桥,可能构成诈骗罪等相关犯罪。
此外,垫资过桥若用于帮助企业骗取银行贷款等非法目的,违反了金融监管规定,也属于违法行为。因此,个人开公司从事垫资过桥业务,需确保资金来源合法、利率合规、操作过程符合法律法规,避免触碰法律红线。